回首与展望让重点人群得到更多健康保障

卫生健康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老百姓满意不满意,尤其是老人、孩子、孕产妇等重点人群,他们的健康问题事关千家万户,也是提升百姓健康获得感的关键。

让老年人晚年更健康

老年人健康快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十三五”期间,老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医养结合工作蓬勃发展。制度设计不断完善,服务模式逐渐成熟。各地在政策创制、资金保障、机构建设、服务供给等方面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医养签约合作、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实现融合发展4种相对成熟的服务模式。

5年间,我国开展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工作,遴选家试点机构,使老年人在医养结合机构即可获得远程诊疗指导、在线复诊等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医院设置国家老年医学中心,推动建设6个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积极开展老年医学的疾病诊治、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组织开展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重点支持医养结合能力突出的服务机构建设。实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推广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目录,连续3年共评选出示范企业家、示范街道(乡镇)个、示范基地52个。河北省巨鹿县充分整合县乡村医疗和养老资源,创新实施“医养一体、两院融合”服务模式,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增加了农村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让宝宝更健康、妈妈更安心

“十三五”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坚守母婴安全底线,推进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母婴安全形势保持平稳,危重孕产妇与新生儿救治转运体系基本建立。同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坚持妇幼健康公益性原则,逐步加大妇幼健康事业投入和保障力度,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投入保障政策和机制。

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广泛开展婚前孕前等一级预防服务,推进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等二级预防服务。深入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和地中海贫血防控项目。截至年,中央财政支持已在广东、广西、海南等10个地中海贫血高发省份项目地区,为.5万对夫妇提供了免费地中海贫血筛查,而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则在年~年近10年间,免费为近1.02亿名生育妇女补服了叶酸。

年以来,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实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项目,针对78种遗传代谢病、6大类72种先天性结构畸形疾病,为18周岁(含)以下经济困难的患病儿童提供医疗费用补助。截至年8月,出生缺陷干预救助项目累计救助先天性结构畸形、遗传代谢病出生缺陷患儿人次,拨付救助金.43万元。

落实妇幼健康全生命周期服务。在全国推广使用统一的母子健康手册,为妇女儿童提供系统、规范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全面推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持续推进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湖南自年起正式启动“两癌”免费检查工作,自年起纳入全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两癌”检查10年,累计完成检查多万人次,救助金总额1.亿元。年,全国妇女常见疾病筛查率已达75.5%,在妇女重大疾病防治中,年~年,“两癌”筛查覆盖范围已由年的个县(市、区),扩大至年的多个县,为妇女提供免费宫颈癌筛查近1亿人次,提供免费乳腺癌筛查万人次。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从整体上推进儿童健康服务工作。“十三五”以来,建立50家国家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科学推进儿童早期发展工作。扩大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覆盖范围,截至年年底,“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已覆盖所有个国家级贫困县,累计万儿童受益。全面部署加强儿童近视防控工作,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眼保健服务,为7岁以下儿童每年免费进行视力检查,并建立视力健康档案,进行近视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全社会近视防控意识。

让家庭保障更全面

年1月全面两孩政策启动实施以来,累积生育势能逐步得到释放,自年~年期间,二孩占比始终保持在50%左右。伴随全面两孩政策的启动,托育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十三五”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开展支持社会力量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专项行动,修订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将育幼人才纳入教育支持培养培训体系,出台社区托育服务税费优惠措施,鼓励开发托幼类金融保险产品等,打出政策“组合拳”。在北京市,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围绕婴幼儿照护服务、特殊家庭扶助关怀、人口监测、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持续改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取得了较好成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此外,计划生育奖励制度不断完善,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关怀得到全面加强。全国30个省(区、市)符合政策生育的女职工,在《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的产假外,还可以享受30天~90天不等的奖励假,同时配偶可以享有7天~30天的陪产假。为给独生子女照料父母提供便利,各地在设立“独生子女照料假”或延长“独生子女探亲假”等方面做了不少探索,河南、福建等10多个省份通过地方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计划生育实施办法或相关政策文件等,设立独生子女陪护(护理)假。

年4月,财政部与国家卫生计生委共同加大扶助保障力度,统一城乡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标准,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实行特别扶助标准动态调整。年,将城乡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特别扶助金标准统一为每人每月元;年,提高到每人每月元。26个省(区、市)实施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政策。

整理:本刊编辑王祎然

审核:孔令敏张士国

制作:中小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rilayongjiubai.com/dzhpxzj/616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