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健康黔南行

郑华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387140.html
健康黔南行动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13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健康贵州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发〔〕30号)精神,深入推进健康黔南建设,结合我州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目标到年,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广,重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重点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地方病、职业病得到有效防控,致残和死亡风险逐步降低,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到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健康公平基本实现。二、重点任务(一)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1.建立健康知识普及机制。成立各级健康促进与教育专业机构,组建健康知识科普专家库。构建州级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全面普及维护健康知识与技能。强化各类公职人员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激励约束,将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纳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绩效考核。2.深入推进健康知识普及。实施健康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企业、进公共场所”,全面开展健康促进县(市)建设和“中医中药黔南行”活动,深入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推广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易于掌握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鼓励和引导个人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加强个人健康管理。鼓励各种行业学会、协会开展健康科普活动。到年和年,全州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不低于18%和30%。(二)实施合理膳食行动。1.加强食品安全。遵循“四个最严”要求,健全食品安全体系,严把食品安全关口,实施食品安全放心行动。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引导居民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加强食品安全抽检和风险监测,提升营养和食品安全监测与评估能力。2.实施营养改善。全面推动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年)》,因地制宜开展营养和膳食指导。将营养干预纳入健康扶贫工作内容,推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3.加强营养干预。逐步推行营养师制度,鼓励在幼儿园、学校、养老机构、医院等集体供餐单位配备专兼职营养师。强化临床营养工作,不断规范营养筛查、评估和治疗。执行国家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倡导全社会参与减盐、减油、减糖和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的营养科普行动。到年和年,成人肥胖增长率持续减缓,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分别低于7%和5%。(三)实施全民健身行动。1.加强健身设施建设。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一批体育公园、社区健身中心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推进建设城市慢跑步行道,持续打造百姓身边“15分钟健身圈”。完善财政补助、服务收费、社会参与管理运营、安全保障等措施,推行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鼓励和支持新建工作场所建设适当的健身活动场地。城市新建居民区和社区严格落实体育设施配建“三同步”(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要求,确保室内人均体育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体育用地不低于0.3  平方米,规划建设的体育场馆不得挪用或侵占,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未达到规划建设指标的,要因地制宜补齐。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或参与管理运营体育场地设施。2.构建科学健身体系。鼓励和支持县级及以上建立体育总会,每个县(市)根据实际建立各类体育行业协会不少于10个。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构建运动伤病预防、治疗与急救体系,提高运动伤病防治能力。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要推广普及广播体操等工间操。支持和鼓励各种健身活动。实施特殊人群体质健康干预计划。到年和年,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分别不少于85%和92.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4%以上和45%以上。(四)实施控烟行动。1.加强公共场所控烟。医院、无烟机关、无烟企业、无烟广场、无烟车站等无烟单位创建工作,各级党政机关在年前必须建设成无烟机关。在公共场所设立醒目禁烟标志,逐步在全州范围内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发挥公务员、医务人员和教师控烟引领作用。到年和年,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分别达到30%以上和80%以上。2.强化控烟监督执法。加强公共场所控烟和烟草广告监督执法力度,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将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的商家、发布烟草广告的企业和商家,纳入社会诚信体系“黑名单”,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依法规范烟草促销、赞助等行为。3.加大控烟宣传力度。通过网络、新闻媒体等加强对控烟戒烟知识宣传,将控烟相关知识纳入中小学生健康教育课程,推动个人和家庭充分了解吸烟和二手烟暴露的严重危害,提高公众对烟草危害健康的认知程度。(五)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1.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卫生健康、民政等部门资源优势,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咨询、治疗等衔接合作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服务模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morilayongjiubai.com/dzhpxbl/6225.html


当前时间: